今年以来,南海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案件事了”的办案理念,强化使命担当,依法履职尽责,以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成效,努力为南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努力为南海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力配合我区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狠抓执法办案,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依法履行执法办案职责。在案件受理数持续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区法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狠抓审判质量效率提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持续攻坚执行难等措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办案环节,挖掘办案潜力,积极应对执法办案新常态的严峻考验。今年1至11月,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2095件,其中新收案件80006件,办结案件77025件;员额法官人均办案464件,同比略有增加。
(二)疫情期间坚持常态化办案。一是提供互联网诉讼服务。截止至3月,区法院共受理网上立案登记申请5584件,审核通过4980件。引导群众通过非接触方式进行信访咨询,共回复群众咨询849件次,办理信访立案34件次。在法院机关和派出人民法庭紧急改建了27个互联网法庭(后调整至23个),共利用互联网法庭在线开庭审理民事案件332件,调解成功11件,所有刑事案件均通过远程法庭开庭审理。通过网络财产查控办结财产保全944件,执结执行案件4237件,执行金额2.23亿元。二是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认真学习两高、两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升涉疫情刑事案件的审判能力和水平,同时安排专门审判团队,建立快速审理机制,确保相关案件一经受理就能依法快速审理。截至11月30日,已审结了涉疫情犯罪36件。
(三)开展“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加大涉黑恶和职务犯罪财产刑案件、涉民生案件、违法占用耕地类行政非诉案件、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债务案件、涉农合作机构和涉金融安全案件等五类案件的执行力度。继续轮番开展“海啸”专项执行行动,重点攻坚“五类案件”,确保取得显著执行成效,共开展“六稳、六保”海啸行动3场次,办理骨头案件48件,其中达成和解21件,执结案件10件,执行到位金额214.3万余元。深入贯彻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申诉信访、执行异议案件的办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与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不符执行行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宣传声势。
二、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审判执行质效
(一)深化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机关民商事案件专业化审判庭调整为5个,负责对金融纠纷、劳动争议等6类案件进行集中审理,新设立民商事案件综合审判庭,负责指导人民法庭统一裁判标准;对人民法庭管辖案件进行调整,其中2个人民法庭专门负责办理审判案件,3个人民法庭专门负责办理执行案件,其余3个人民法庭兼顾办理审判案件和执行案件;在刑庭和人民法庭实行相对专业化审判机制,组建一批专业化审判团队,负责审理相对固定的若干类型案件,形成点面结合、分工互补的专业化审判体系。
(二)推动审前准备集约机制、繁简分流机制和专业化审判机制融合开展。深入推进“调裁审一体化”工作,以开展诉前和解和速裁工作为契机,将审前准备集约机制、繁简分流机制和专业化审判机制有机融合,建立起具有南海特色的审判办案新模式。把庭前准备工作集约到诉前和解阶段,组建10个调解速裁团队,从诉前和解阶段开始既做调解,又完成司法送达地址确认、无争议事实固化、诉讼风险提前告知、诉前送达、诉前鉴定等庭前准备工作,调解不成的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其中简易案件分流对接速裁办理,复杂案件则分流对接专业化审判机制办理。截止11月30日,区法院通过速裁机制办结民商事案件10024件,速裁案件单月结收比在100%以上,初步实现以30%的审判资源办理占总数50%以上的简易民商事诉讼案件,其余70%的审判资源办理占总数不到50%的复杂民商事诉讼案件。同期,经过诉前和解与速裁机制实质性化解的矛盾纠纷数量,达到一审民商事案件的42.6%,其中9月单月达70.5%。
(三)统筹推进执行工作“三项机制”。一是实施“全流程”执行规范管理。执行指挥中心陆续建成“案件管理中心”“财产处置中心”“质效监管中心”“综合调度中心”“财产保全中心”和“执行裁决中心”等6个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集约办理网络财产查控、财产信息录入和案件繁简分流;“质效监管中心”集中办理质效指标监控、案件质量评查和执行退款监督;“财产处置中心”集中办理网络询价、网络拍卖和尾款催收;“综合调度中心”集中办理执行事务委托、执行联动事项和上报下达;“财产保全中心”全流程集约办理全院财产保全案件,盘活办案资源,完善工作衔接;“执行裁决中心”集中办理全院财产保全复议和执行异议案件,强化执行规范,提升办案效率。执行指挥中心用30%的执行力量,完成了全院60%以上的执行办案工作量。二是实行“漏斗式”繁简分流。结合基层执行办案实际,紧扣案件类型、执行内容、查控结果、执行进展等因素,细化繁简分流标准,精准甄别繁简案件。实施“三次分流”甄别机制,立案阶段根据案由进行首次快速繁简分流,集中查控阶段根据查控结果进行第二次繁简分流,进入执行团队办案阶段后结合被执行人履行情况进行第三次的“简转普”或“普转简”繁简分流。2020年1月至10月,我院普通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120天,同比减少37天。三是组建“模块型”团队,探索实践执行团队办案新模式。打造“1+6+26”(1个指挥中心+6个分中心+26个执行实施团队)执行工作新模式。执行指挥中心按照事务集约,建立集中查控团队、财保外勤团队、财产处置团队等事务型执行团队。执行实施部门按照繁简分流,在本部门组建分别办理简易案件的“速执团队”和办理普通案件的“普执团队”。2020年1月至10月,全院6个速执团队共办结简易案件17181件,平均每个团队办结案件2863件。20个普执团队共办结普通案件13056,平均每个团队办结案件653件。
三、强化能动司法,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
(一)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实体化运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积极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实体化运作。2019年,建成区级诉前和解中心以及5个镇(街道)诉前和解中心工作室,初步形成区镇(街道)两级联动的“1+5”诉前和解工作网络;在矛盾纠纷集中领域,推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医患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中心,筹备建立金融、消费、不动产等类型纠纷一体化处理平台,努力把多元解纷机制延伸至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地、源头地和聚集地。加强联合司法、公安、人社、工会等10多家单位,以及相关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村居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调解力量,发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合力,在诉前阶段多元化解大量纠纷。目前,90%以上进入诉讼的民商事案件经过诉前和解中心前置调解;截止11月30日,诉前和解中心共调处各类纠纷26095件,调解成功6394件,调解成功率为24.5%;区法院受理案件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一些领域的民商事案件呈下降趋势,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从2016年的2177件下降到2019年的983件;今年9月,区法院获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建设先进单位,是全国100家、广东省3家入选法院之一。
(二)构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全面融合诉讼服务中心与立案庭工作职能,在诉讼服务中心框架下组建立案登记中心、诉前和解和速裁中心、送达中心、委托鉴定中心、财产保全中心、涉诉信访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等7个子中心,集约开展对内司法辅助事务和对外诉讼服务。其中,送达中心主要负责统管全院送达工作和诉讼材料收转工作,通过明确送达流程和送达标准,推广约定送达、电子送达等机制措施,推动建立集约化、规范化、便民化的送达工作体系,统筹解决“送达难”问题。在对外诉讼服务方面,牢固树立“以当事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理念,对案件办理全流程的服务要素进行整合,除了必须到审判庭联系法官、书记员办理的业务以外,其余业务均集中至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新增结算中心、生效证明、司法救助等特色窗口,努力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三)开展“互联网+办案”积极对接“城市大脑”建设。作为广东省法院指定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卷宗系统”)试点法院,南海法院先后两期投入资金47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实现诉讼案件卷宗从立案登记开始的各个办案环节同步电子化,初步建立起以电子卷宗数据为基础,以电子送达、共享阅卷、文书生成、一键归档等实战化应用为支撑的审判办案新模式,有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诉讼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感和获得感。一是助力当事人参与诉讼更加便利。以电子卷宗系统生成的诉讼文书电子数据为基础,通过电子送达当事人可方便快捷地接收到诉讼材料,不用专门到法院领取或在家中等快递上门。诉讼材料依托电子卷宗系统可实现内部快速流转,当事人也可直接到就近人民法庭领取或提交诉讼材料,诉讼材料流转时间比快递还要快。通过电子卷宗随案生成,诉讼代理人可在“粤公正”小程序上申请阅卷和随时查阅案卷,彻底解决了以往存在的电话联系、来到法院、排队等候等种种不便。当事人庭审过程中可结合智慧法庭设备进行无纸化质证,通过电脑随时看到展示的证据目录及内容,减少实体证据传阅、核对时间,有效提高庭审效率。二是重塑法院审判流程及工作模式。矛盾纠纷在诉前和解中心调解不成的,工作人员可将诉前和解阶段形成的案件材料一键操作转到立案登记;诉讼中辅助人员送达财保、书记员庭前准备、法官庭前阅卷等工作可并行开展,改变以往实体卷宗流转不便问题;当事人提出上诉的案件卷宗可更快地移交给上级法院,可有效制止有些诉讼参与人利用提管辖权异议并申请上诉拖延诉讼时间的做法。电子卷宗系统可对部分简单、类型化案件,通过系统要素提取的方式,智能辅助生成裁判文书,同时配置宽屏幕显示屏辅助“左看右写”的文书撰写模式,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效率。截至10月底,电子卷宗系统已实现盗窃罪、信用卡纠纷等案件8583份文书实现智能辅助生成。案件归档更加安全高效便捷,书记员在案件办结后通过电子卷宗系统可进行一键归档,改变过去花费大量时间理卷、装订、打码、移送的归档模式,共有3050件电子卷宗实现一键归档。三是加速推动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电子卷宗系统大大降低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沟通成本、交通成本,也降低了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好的诉讼体验。电子卷宗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审判流程和工作模式,逐步走向“无纸化办案”“智能辅助办案”。电子卷宗系统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随着其全面建成和深度应用,可加速推动构建更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智慧法院;另一方面,可对接“城市大脑”,为城市社会治理提供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支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加大司法建议工作力度。2020年,我院按照上级法院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推进司法建议工作,共发出47份司法建议,得到被建议单位的积极反馈。我院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司法建议机制的作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司法建议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司法建议选题报送制度,完善司法建议发出前的综合审查,明确司法建议发出后的反馈跟踪,提升司法建议的针对性、客观性、有效性,将司法建议工作落到实处。
四、落实问题导向,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一)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一是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定《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简案快审机制的工作规程(试行)》,对认罪认罚且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简易案件适用简案快审机制办理,在遵循法律基本原则、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诉讼程序、缩短办案期限。2017年6月以来,适用简案快审机制办理一审刑事7380件。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开展刑事速裁工作,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且认罪认罚的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办理,并在受理案件之日起十天内审结。组建刑事案件快审速裁团队,集中处理适用简案快审机制和速裁程序的盗窃、抢夺、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类型案件,在繁简分流基础上指定固定团队进行专业化、批量化办理,进一步提高刑事案件的办案质效。二是推进跨部门办案机制建设。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的业务联系,分享盗窃罪、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危险驾驶罪等类型案件的量刑指引,以及《主从犯的认定》《关于涉卖淫类罪名的若干常见问题的分析总结》《盗窃罪常见问题分析总结》等刑事审判资讯,从源头上推动裁判标准统一。配合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建立沟通公检法三家的电子卷宗流转平台,设立南海公安分局驻法院联络室,实现刑事诉讼案卷在线流转。加强与检察院、看守所的沟通协调,在看守所设立4个远程审判庭,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原则上均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庭,大幅减少押解被告人的强度,疫情防控以来,所有被告人在押的刑事案件均通过远程开庭办理。
(二)健全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压实审判监督管理职责。以落实巡察整改为契机,完善细化院庭长以及负有审判管理职责部门的审判权责清单,保障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依规有序行使。二是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作用,制定完善《财产保全工作实施规则》等规范性指引,强化法律适用的事中监督。健全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建立跨部门专业法官会议机制,为员额法官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参考。建立关联案件集中办理机制,系列案件或关联案件归口至同一法官或同一部门审理,促进裁判标准统一。三是强化办案效率监督管理。建立与繁简分流和专业化审判相适应的自动分案机制,科学组建审判团队和执行团队,均衡释放办案工作潜能。加强办案目标指引,按月通报完成情况,加大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力度,加强评估鉴定周期管理,建立长期未结案件预防机制。
(三)健全依法履职保障机制。一是落实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按照省高院要求全面完成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确定并落实薪资待遇,法官可根据任职年限等情况按期晋升。根据上级法院部署,开展四级高级法官和三级高级法官择优选升工作,共择优晋升四级高级法官3名,三级高级法官1名。二是健全辅助人员招录、管理和待遇保障机制。争取区委支持,开展政府辅员转任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转任劳动合同制行政辅助人员工作,落实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辅助人员逐步成为法院执法办案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院内成立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履行对本人及其近亲属安全受到威胁的法官提供援助、指导法官正确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11项职责。推动建立全区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机制,由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司法人员权益保障委员会,与公、检、司等部门共同形成保护合力,依法及时惩处侵害司法人员依法履职的十类行为,强化对一线干警及其近亲属人身权益保护。
五、存在问题
2020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审前准备集约机制、专业化审判机制、繁简分流机制融合开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速。
六、2021年工作计划
南海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谋改革、促发展、顾大局,稳步提升司法服务能力,为南海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生活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和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司法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完善党建业务融合开展,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业务工作各环节、全流程。健全青年法官、法官助理导师培养机制,做好传帮带。加强素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二是完善专业化审判机制,努力实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办案。健全民一庭作为综合审判庭指导人民法庭审判的工作机制。加强类案检索工作力度,发挥专业法官会议过滤筛查和审判委员会宏观指导作用,推动统一裁判标准尺度。进一步促进审前准备集约机制、繁简分流机制、专业化审判机制有机融合开展。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针对性举措破解“鉴定难”,实现长期未结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努力完成办案工作任务,努力从机制、措施方面寻找破解“人案矛盾”的有效办法。
三是完善执行长效工作机制,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稳步迈进。进一步完善执行工作“三项机制”,进一步缩减执行工作办案周期,提高执行公开力度。推动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落实失信被执行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切实加强有关部门协同推进解决执行难,保障胜诉人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审判督促履行机制,在判决生效后主动联系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督促其主动履行。
四是加强市域社会治理建设,推动平安南海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诉前和解中心大楼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增加从事诉前和解工作的专职调解员数量,增强高效化解纠纷力度。努力推动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形成“平台+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加强社会治理风险防控,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社会治理短板等问题积极发出司法建议。
五是积极对接“城市大脑”,加速推进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在全面建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基础上,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扫描、归档效率不高、电子数据利用率低、电子数据应用不便等难题,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电子卷宗系统的全面深度应用。努力为“城市大脑”建设提供审判执行工作数据支持,同时加强技术需求分析,借助“城市大脑”为优质高效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提供更强技术支撑。积极配合区政数局做好“城市大脑”第二期建设内容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和“全链条综合治理执行难联动平台”两个项目的落地实施。